带着签到系统穿古代 - 第248章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而百川学堂除了男孩子,女孩子亦能就读,且女孩子入学的人数还是男孩子的两倍。

    如此高的就学人数,百川学堂不得一扩再扩,至去年已经开办了五处分校了。

    今年沈妩打算在各县都建立一所百川小学,各州府建立一所百川中学,中学毕业的学子可择优录取为吏,可在基层任职。

    当然若还想更进一步,中学之上还有大学,大学毕业的学子便可择考公职,考中者可取得官身。

    这便是沈妩以教育为基,定下的新的取士制度,当然这些只是大概的规则,具体制度还需再详加讨论。

    比起之前官府机制的改革,此次取士制度的改革,受到的反对声和抵制更多。

    不过沈妩并没有为此妥协,反而在儒生们口诛笔伐的浪chao里开始了第一次取士考试,被学子们称为“大考”。

    这次大考,目的就是择优录取人才,以补充西北之地官场的空缺。考生们一经录用便是官身,从此改换门庭跻身仕途。

    因此,仕林的叫骂声不绝于耳,但依然没有影响到参加大考的学子们想要一步登天的决心。

    碍于此时是新式学堂和旧式学堂过渡的时刻,因此这回大考的试题并不完全是新式知识,两者之间的比例是七比三。

    试题乃是沈妩亲自定下的,开考之前她还让徐勉、许宫等人分别学过四书五经和毕业于新式学堂的人做过一遍。

    验证得这份试题难度适中,且对两类学子并没有过多的偏向,这才公布了大考的时间,乃是八月二十日。

    此次大考的考场布置以及考试规则全是由现代的考试规则改良而成,比起这个时代科举的规矩,人性化了不少。

    首先,学子们应试不必在憋闷的号房内待上□□日,吃苦受罪不说,万一遇上刮风下雨的坏天气,还有性命之忧。

    此次大考,沈妩特地让教育部提前划定了考场,就在百川学堂的老校区,一共三十间教室,可容纳一千考生。

    事实上,此次报名大考的考生只有八百余人,且因着不限制男女,所以其中有两百人是女子。

    这个比例是沈妩一开始没有想到的,虽然两百人中百川学堂毕业的女学子占了百分之七十,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皆为世家和官宦之家出身的女子。但她还是惊喜不已。

    有女子参加大考,这就证明这几年她对女性独立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已有成效。

    虽然有女学子参加考试,但沈妩在反复斟酌之后还是没有为她们安排单独的考场。毕竟将来这些人很有可能与男子同朝为官,难道到时还要将她们和男子分开议事么。

    当进入考场,有女子发现他们竟然和男子共处一间屋子答题,就有些不适应,尤其是那些世家和官宦之家出身的女考生。

    然而在一开始的不适过去后,她们很快就想明白了此番安排的用意了,没有一个人因此而退出这场考试。

    沈妩一直关注着此事,在听到下面人的禀报时,还诧异了一瞬,不过很快就想明白了,能不顾世俗偏见参加大考的女子们,都是有野心的,也早都做好了将来在官场上与男子共事的准备,因此面对今日这一点小小的不适自然也会很快克服。

    八百名考生,经过半个时辰的身份查验,于辰时三刻全部进入了考场。

    巳时正式开考,时间还早,这段时间便由监考官们给众位考生宣读考场纪律。

    考场之内不得夹带、不得交头接耳、不得抄袭等规则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,因此考官们只宣读过一遍就不再赘述。

    真正需要解读的是两条最特殊的规定。

    第一,此次大考分为两场,上午一场,下午一场,每场考试时间为一个半时辰。上午场考完,考生们可以随意活动,吃饭休息,等下午申时开考前须得回来考场继续考试。

    听到这一条所有人都有讶然,这规矩可是和科举之制大有不同。

    然而,还有让他们更加惊讶的,监考官们多次强调若考生们在考试半中途有身体不适者,可以告知监考老师,以免耽误外出就医。

    考试半途还能出去考场?众人惊诧的同时,总觉得此次考试有些不严谨。

    魏星予是寒门出身,家里虽然贫薄,但因着他父亲生前是私塾先生,因此家里也有些积蓄,他从六岁开蒙之后就去学堂念书,寒窗苦读至今已有十二年,如今已取得了秀才的功名。


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!

【1】【2】

添加书签

站长有话要说
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