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下来的那些孩子从小吃惯了苦头,书院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反倒是另外一种享受。
有些孩子一年到头吃不饱饭,好几年没有正儿八经吃一顿rou,方才光是听先生说,书院三餐管饱,一荤两素,外加一汤,这些都是给他们免费提供的,只要他们通过两年后的书院考核,第三年还可以继续白吃白喝,眼睛就唰的一下亮了。
不就是考核吗?考!为了这些吃食也不能放弃!
有些心思活络的孩子,甚至已经想着自己可以少吃一些,省下来的带回家给家里的父母姐妹尝尝。
虽然还没正式品尝过书院食堂伙食,但光听先生说就忍不住开始咽口水了。一定非常美味。
至于什么实行军队化管理,每日早起晚睡,锻炼身体的同时努力学习知识,在这些孩子心里那都跟玩儿似的。
农家孩子天不亮,跟着父母下地种田,晚上摸黑回家,吃的苦,受的罪多了去了,现在书院的这些规矩,在他们幼小的心里,跟种地一比都是小儿科。
而那些被家里宠着长大的孩子们,越听越可怕,年龄小的眼里已经开始含着两泡泪,怯怯的看着周围的先生,感觉自己像是上了当,被父母卖给了书院一样。
可不管孩子们怎么想?家长们是万分放心的,只要听着严格的教学措施,还有方方面面非常周到的管理,就让他们感觉安心,能清晰的感觉到,这是一个读书明理上进的好地方。
万水村村长对身边的几个汉子道:“这一定是天底下最好的书院,其他书院都没有这里好。”
说的就跟他见过许多书院一样。
偏这话还得到了周围很多汉子们的认可。
有人小声跟村长唠叨:“要不是我年龄太大,我都想在书院呆几年,他娘的这待遇也太好了,这哪里是教学生?这简直是在养着一帮不干活儿,光吃饭的祖宗!”
有人小声嘀咕:“我现在就已经想好了,我家娃将来不指望他当官,光宗耀祖,要是他给老子争气,哪怕将来能回到书院,给先生们打打下手,我的心里就心满意足了。”
周围有人打趣他:“长的不美,想的倒是挺美。你看看那些文先生,武先生,一看就贵气不凡,头发丝都写着读书人的骄傲,虽然对咱们说话客客气气的,但我就是在他们面前大气,不敢喘。
人家那样的人能看上咱们这家娃儿,将来留在先生面前跑腿腿,那都是三生修来的福气。”
这些人想的简单,府城那些大户人家的老爷们想法就复杂多了。
早就听说知州大人这次请来的院长不是凡人。跟京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,在官场上门路很广,且和各地的读书人关系密切,自从开春以来,明安府来了很多读书人都是冲那位院长来的。
今日一见,果然不同凡响。
老爷子以往住在知州府府衙内,旁人无从得见。今儿打眼一瞧,光是这一身气度就能让人为之折腰。
再看看那些跟随而来的读书人。
有见识之人已经发现了,其中好几人在读书人之间德高望重,很有名声,但那些人在院长面前一个个恭敬地像是刚入学的小学生一样。
还有眼尖的发现,不仅那些读书人对院长恭恭敬敬。就是府衙里的官老爷们也对院长打从心底里的敬重。
这敬重可不是看在院长是知州大人的先生面上这么简单,这里面肯定有更深层次,他们不知道的原因。
这就不能不让人多思多想。
这些人进而再一次感慨,行动及时将自家娃送来书院的做法是多么正确。咱别的不图,就说被这其中某位先生看中,收为弟子,往后基本上就不用愁了。
锦绣打眼扫过去就对这些人的想法,摸了个七七八八,但锦绣觉得这都是好事,人只有有了想法,才会为了目标付出行动,若是偏安一隅,心满意足,不想挪窝,只想混吃等死,到了那种地步,锦绣才要真的发愁呢。
鉴于今天这个特殊时刻,锦绣一早做了安排,将知州衙门里的一切切公务都放下,今天就带着这些官员和家长们在书院转悠。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